邱明辉你凭什么有3个身份?

 新闻动态     |      2023-05-25     |    编辑:admin

  1996年,为了支撑家庭经济,邱明辉辍学打工,学起了焊接技术。2010年,经武汉老乡介绍,邱明辉来到靖江,应聘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的焊工岗位,并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。

  长期奋战一线工作之余,邱明辉还自修大专教材,并利用工作闲暇时间,刻苦钻研焊接技艺,熟练掌握了手工电弧焊、氩弧焊、二氧化碳气保焊和埋弧自动焊焊接技术,以及焊接工艺、设备等方面的理论知识。

  2014年,邱明辉代表中国建筑公司参加“嘉克杯”国际焊工技能大赛,在292名选手中勇夺第13名,为参赛中国选手第一名,同时通过了欧标、美标两大标准体系的焊工资质认证,成为了与国际接轨的优秀焊工。

  “成名”后的邱明辉仍然没有放松学习的步伐,他主动向技术部门的“晚辈”请教,学习office和三维建模,经过一个又一个深夜的刻苦钻研,他的三维建模的能力让很多工艺技术人员都赞叹不如。

  2015年6月,由他领衔的“便捷式Mini型弧焊机器人”在江苏第一高楼—苏州国金项目施工现场成功应用,开创国内机器人超高层焊接的先河,其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深圳平安中心等特大型项目。

  2019年,邱明辉与团队全面着手智能焊接机器人研究,推出免示校智能焊接机器人,融合视觉识别、三维模型数字处理等技术,实现人机手动交互到数字自动交互的升级,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目标又近一步。2020年,根据该项研发总结的“建筑钢结构机器人焊接智能化关键技术与应用”经专家鉴定局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应用创效超2300万元。

  我愿意成为智能化焊接这条道路的开辟者,让下一代焊工少吃点苦,有机会追求更好的幸福。

  2012年初,邱明辉由一名焊接作业人员被提拔为焊接管理人员,主持焊接试验与培训中心各项工作。在焊培中心,邱明辉的创新之路完成了由一个人到一群人的转变,创新团队的雏形由此形成。

  2015年初,邱明辉蓝领创新工作室挂牌成立。“我想通过工作室,将自己掌握的焊接高新技术传授给更多的蓝领技工,帮助蓝领技工掌握‘核心技术’。”邱明辉说。

  在机器人培训推广应用的道路上,邱明辉坚定地朝前走着,也让越来越多的焊工学会了用机器编程代替手工作业。截至目前,公司已有100余位焊工走上焊接机器人操作岗位,人均产能较2018年提升近20%。

  为了调动更多年轻人加入到焊接队伍中,邱明辉还积极推动车间开展“五小金点子”“工人发明家”等活动,在公司内培养了不少“小能手”“小工匠”“小发明家”,让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创新之路。

  如今,邱明辉已是“桃李遍天下”,有近3000余名焊接作业人员在他的指导下,通过焊工取证考试,培养了全国技术能手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江苏省技术能手、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获得者5人。“他们就像是我年轻的模样。”邱明辉露出朴实的笑容。

  “邱明辉发挥的作用,不仅是技术的传承,更是工匠精神的延续。现在越来越多的80后、90后新产业工人走进创新工作室,团队并肩作战,齐心协力提高焊接技术,废寝忘食钻研焊接难题。” 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李大壮说。

  “师傅天生就是一根火花四射的焊条,他不断释放光和热,引导着一大批青年人积极追求人生新价值。”邱明辉的徒弟、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陈康这样形容。

  哪里需要哪里就有“邱大师”,哪里最艰苦,哪里就有“邱大师”。中建钢构主要承接高大新尖的钢结构项目,各种各样的钢构件制作给焊接带来了种种难题。每每遇到难题,邱明辉总是公司攻坚克难的领军人。

  2014年初,公司接到某项目的紧急求助请求,项目现场铸钢件焊接出现问题,焊缝大面积开裂。此时距离铸钢件吊装仅剩48小时,留给铸钢件焊接的时间不足24小时。

  作为首席焊接专家的邱明辉临危受命,第一时间赶到项目现场。通过对现场焊接环境的考察与焊接工艺的研究,短短2小时内给出了改进的焊接方案。最重要的焊接部位,亲自上阵,200mm厚的铸钢件焊缝一次检测合格率100%。经过18小时不停歇的焊接作业,铸钢件的焊接取得圆满成功。而邱明辉带领的团队此时才卸下重任,由于疲惫,大部分成员倒头就睡着了。

  2022年2月27日,公司在微信群里发布香港医院援建消息,邱明辉第一个响应号召:“我是党员,请安排我去。”作为管理团队的一员,他本不需要在最艰苦的一线,但邱明辉却是哪里需要就去哪里,每天在工地从早忙到晚,没办法洗澡,他就踩着点在路边等洒水车经过冲个“冷水澡”。

  在香港援建的51天,邱明辉黑了几个色号,瘦脱了相,从埋件预埋、钢支墩焊接到箱房吊装,赢得了大家的交口称赞。很多作业一焊就是一天,衣服、手套、裤子被火花烫坏是常事,手上被烫出的旧水泡还没好,新水泡就又密密麻麻烫出来了。

  由于工作原因, 2001年刚刚结婚的邱明辉,与在武汉老家的妻子开启了长达20年的分居生活。“一年365天,他最多只在家呆15天,即使现在我和孩子搬到公司附近来住,还是早出晚归,我说他就像是家里的流浪人。”妻子刘伟心疼丈夫工作太久。

  自古忠孝难两全,说起心中的遗憾,邱明辉眼角有些湿润,“父亲先后中风三次住院,我一次都没能够陪伴在身边。”

  版权声明:【泰州发布所使用的文章、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,因客观原因,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。】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上一篇:苏州可川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
下一篇:建时达波峰焊维修